校院概況
教學培訓
科研咨政
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習近平這樣說
來源:黨建網(wǎng)微平臺
作者:
時間:2019-12-19
19
2019-12
09:21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2019-2023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guī)劃綱要》,為加強新時代黨政領導班子建設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diào),要把我們黨建設好,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guān)鍵少數(shù)”。小編整理了習近平關(guān)于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來學習。

  領導干部培養(yǎng)關(guān)乎黨和國家興衰存亡

  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持之以恒加強和改進作風,做好為基層減負的工作,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2019年8月22日,習近平在聽取甘肅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diào)

  歷史和現(xiàn)實都表明,一個政黨、一個國家能不能不斷培養(yǎng)出優(yōu)秀領導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政黨、這個國家的興衰存亡。

  ——2018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新時代,我們黨要團結(jié)帶領人民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努力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咚刭|(zhì)干部隊伍。

  ——2018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領導干部要發(fā)揚斗爭精神

  中央和國家機關(guān)黨員領導干部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發(fā)揚斗爭精神,善于預見形勢發(fā)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zhàn),在防范化解風險上勇于擔責、善于履責、全力盡責。

  ——2019年7月9日,習近平在中央和國家機關(guān)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中央和國家機關(guān)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一把手做工作要首先自覺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標對表,提高政治站位,把準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政治態(tài)度,嚴守政治紀律,經(jīng)常校正偏差,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決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偏了。

  ——2019年7月9日,習近平在中央和國家機關(guān)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黨的干部要以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以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責任擔當,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

  ——2018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領導干部要煉就一雙政治慧眼

  黨的政治建設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上就要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善于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煉就一雙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2018年6月29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

  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樹立歷史眼光、強化理論思維、增強大局觀念、豐富知識素養(yǎng)、堅持問題導向,從歷史和現(xiàn)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nèi)相關(guān)聯(lián)、理論和實際相結(jié)合的寬廣視角,對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思考和把握,做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zhàn)要一以貫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推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思想統(tǒng)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xiàn)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不斷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

  ——2018年1月5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diào)

  領導干部不僅要有擔當?shù)膶捈绨颍€得有成事的真本領。既要大膽講政治,又要善于講政治;既要矢志抓發(fā)展,又要善于抓發(fā)展;既要勇于抓改革,又要善于抓改革;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和問題,又要善于化解矛盾和問題;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覺,又要有會干事、干成事的本領。

  ——2017年10月27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

  來源:黨建網(wǎng)微平臺

編輯: 盧丙武